吉林省推进粮食生产工作 为国家端稳口粮“金饭碗”
在全国第四产粮大县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金饭碗种粮大户张文镝去年承包了420垧耕地,吉林进粮每垧地产出12000公斤玉米,省推食生净盈利320万元。产工吉林省不断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端稳提高粮食生产力,口粮坚持藏粮于地、金饭碗藏粮于技,吉林进粮用好养好黑土地,省推食生夯实粮食安全基础。产工2020年,端稳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60.6亿斤,口粮连续8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金饭碗稳居全国第五位,吉林进粮粮食调出量居全国前三位,省推食生为国家端稳口粮“金饭碗”。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保量是根本。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523万亩,其中玉米6430.86万亩、水稻1255.71万亩、大豆481.69万亩。通过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扩大农田灌溉面积55万亩,支撑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年增产粮食5亿斤以上。 保质是高端。依托世界水稻黄金带的自然优势,从2013年起,吉林省开展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工程,组建吉林大米产业联盟,69家企业自有基地面积达300万亩,中高端大米产销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 技术是手段。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藏粮于技。2016年以来,累计优选主导品种415个。2020年新审定主要粮食作物品种255个,“十三五”期间累计审定712个,比“十二五”时期增长9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自主创新良种市场占有率60%以上。2020年主推技术155项,实施生物防治、航化作业等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1亿亩次以上,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主要农作物全覆盖。 防灾是保障。重点围绕干旱、洪涝、病虫害、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抗旱播种能力达到2500万亩,累计实施抗旱播种1.02亿亩次。全面加强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专业化统防统治日作业能力达到450万亩。 土地是基础。吉林省将保护性耕作确定为黑土地保护首推重大技术,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院校合作,在梨树县建立研发试验基地,制定全国首个“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率先在全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推动研发全国第一台牵引式重型免耕播种机。2020年,安排补贴资金7.2亿元,实施保护性耕作1852万亩,比2015年增长3.1倍。今年已落实补贴资金11.2亿元,实施面积扩大到2800万亩,比上年再增加约1000万亩。制定黑土地保护技术规范,示范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深翻还田、盐碱地治理、水肥一体化技术等10大黑土地保护模式,构建起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的保护路径。 农机是利器。吉林省仅2020年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5亿元,补贴农机具11.3万台(套),使农机总动力达到3900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23.6%;拖拉机保有量125.5万台,比2015年增长2.4倍,2020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李己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从安全到优质:国产奶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 河南麦播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
- 福建农科院、三明市农科院共建杂交水稻生产与繁育研究中心
- 安徽:亩单产最高1148.2公斤 创长江下游水稻亩单产最新纪录
- 奶粉罐底号码被刮 消费者担心有问题
-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加强田间管理 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 四川泸州:立冬酿红豆杉酒 吃红豆糯米饭
- 江苏苏州:震泽湿地美如画 稻田“丰”景引客来
- 创新推动时代发展 “一杯牛奶”见过去现在与未来
- 四川泸州:立冬酿红豆杉酒 吃红豆糯米饭
- 四川泸州:“小雪”到 腌菜忙
- 把“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 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讲解选择儿童奶粉看配方的科学方法
- 临汾市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秋粮收购工作
- 江苏连云港:300多万亩水稻迎丰收
- 冬修水利正当时 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 中国乳制品市场首次向巴西开放
- 滁州市秋粮收购工作已全面展开
- 百亩方平均亩产近1100公斤 浙江鲜食大豆亩产再创新纪录
- 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完成96.3% 南方晚稻收获加快进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