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创制出玉米密植高产绿色生产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科一个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创制出玉米密植高产潜力挖掘、院创玉米机械粒收与全程机械化生产、制出水肥一体化资源高效利用、密植地膜替代等关键技术,高产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 这是生产记者日前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了解到的。据这个所的技术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负责人李少昆研究员介绍,玉米是体系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农科粮食作物,过去10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年均增长4.1%,院创玉米但是制出单产年均增长仅为1.3%。加大提高单产力度是密植玉米科研的长期工作。 李少昆带领科研团队搜集了全国育种单位有高产潜力的高产品种,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挖掘产量潜力。绿色日前,他们在新疆奇台县的玉米示范田经实收测产最高亩产达1663.25公斤,这是该团队第7次刷新我国玉米高产纪录。 同时,研究人员以密植高产、精量点播、机械施肥、机械打药、秸秆还田、机械粒收等一批关键技术为核心,集成了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高产高效协同。 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对水分和肥料需求较大,如何以更少的水、肥实现更高的产量,也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这个科研团队研发的一体化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了密植高产和滴灌与施肥技术,可以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将水分和养分均匀持续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水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每立方米2.5千克至3.0千克。 地膜覆盖对提升玉米产量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带来残膜污染问题。研究人员通过选择适合当地热量资源的早、中熟玉米品种以及增密种植等措施,实现了替代或减少地膜用量的目标,每亩玉米产量平均增加9.5%至12.6%、节约成本65元至70元。在内蒙古,不用地膜的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已得到大面积应用。(董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调研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
- 发挥资源优势创建万头奶牛基地
- 喝牛奶是个“技术活”
- 我国乡镇婴幼儿优质乳制品摄入不足
- 福建进口乳品21.3万吨 同比增长17%
- 2018年乌克兰牛奶产量超过1000万吨
- 甘肃引进1503只澳洲种用奶山羊
- “伊利营养2020”引领乳业营养扶贫
- Mille系列向北欧第一孕婴童健康品牌进军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调研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
- 国际乳品联合会(IDF)总干事长赴君乐宝考察
- 蒙牛捐赠产品今日送达武汉十五家医院!后续产品加速运抵
- 乌拉圭驻华大使首访内蒙古赴伊利参观考察
- 国际乳品联合会(IDF)总干事长赴君乐宝考察
- Mille系列向北欧第一孕婴童健康品牌进军
- 爱乐薇技术创新全方位保证乳制品品质
- 蒙牛在京举办酸奶文化节发布会
- “伊利营养2020”引领乳业营养扶贫
- 乳制品还是乳饮料?三步巧辨别
- 辽宁省完善产业链条推进奶业振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