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县德凤街道“四强”推动粮食生产持续丰收
近年来,四强贵州黎平县德凤街道坚持藏粮于地、贵州藏粮于技,黎平通过强耕地保护、县德续丰强技术服务、凤街强耕地利用和强防灾减灾等措施,道推动粮加大粮食安全保护力度,食生收推动粮食生产持续丰收。产持 一是四强强耕地保护,增种粮面积。贵州加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宣传,黎平分别成立“两违”整治工作专班、县德续丰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专班、凤街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专班,道推动粮常态化开展巡逻巡查和整改整治,食生收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发生。近年来,依法打击占用耕地建房11起,恢复耕地面积25.43亩;同时,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新增耕地895.03亩,整治撂荒耕地复耕复产6.3亩。 二是强技术服务,提单位产量。由农技专家组成农技服务工作队,以“结构最优化、亩产最大化”为目标,分村分片深入田间地头提供选苗育苗、移栽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指导服务。以黎平寨、黎平所坝区为试点,推行农业生产机械化,积极推进“高标准、高产出、低成本”的机械化示范田建设,以坝区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基本农田推广延伸。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调研指导112人次,建设机械化示范田200余亩,亩产粮食达1260斤。 三是强耕地利用,促一田多收。依托当地丰富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探索实施“稻+鱼”“稻+鸭”混合种养模式和“稻+菜”“稻+油”的“一年两季”轮作模式,实现“一地多用、一田多收”,实现耕地经济效益最大化。2023年以来,共实施秋冬种12000余亩,预计实现蔬菜、油菜籽产量300余万斤;实施“稻+鱼”“稻+鸭”混合种养模式8000余亩,实现鱼、鸭增产10万余斤。 四是强防灾减灾,保颗粒归仓。组织农技人员、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等力量组成防灾减灾义务服务队,配齐抽水泵等防汛抗旱设施,根据各村旱情、汛情、雨情等情况,有序开展抽水保苗、修渠引水、秋粮抢收、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11000余亩稻谷颗粒归仓。截至目前,共组织义务服务队开展抽水灌溉243次,新建、修复、清淤水渠11487米,开展秋粮抢收847人次。(龙金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内蒙古巴彦淖尔开建10万头奶源基地项目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我国乳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
- 伊利七个联结助力奶业振兴 带动500万农牧民共同富裕
- 希望工程•蒙牛世界杯少年足球公益行正式启动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在呼和浩特启动
- “封”不住温暖和希望 光明全员接续送奶保供应
- 陕西首条羊初乳粉生产线建成 将推动中国羊乳产业发展
- 渭南市组织开展上半年省级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工作
- 我国乡镇婴幼儿优质乳制品摄入不足
- 铜川市王益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 切莫过度迷信“小众奶” 遏制虚假宣传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
- 8家知名乳企遭“点名”整改
- 希望工程•蒙牛世界杯少年足球公益行正式启动
- 陕西省富平县开展生鲜乳收购运输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 中国乳业的产业升级与改造
- 君乐宝向国际分享中国乳业发展经验
- “南京市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系统”正式上线
- 品牌影响力再获国际认可 伊利稳居全球食品集团品牌价值前三
- 内蒙古种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奶牛种业产销全国占有率第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