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聚焦提高粮食单产 种子培育潜力巨大
记者18日从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农业农村品种培育支撑粮食单产提升的部聚潜力巨大。随着生物技术等育种新技术广泛应用和研发投入的焦提巨不断加大,未来可为农业用种提供更多的高粮品种选择。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主攻粮食单产提升的食单重点任务,在措施上重点要强化藏粮于技的产种物质基础,向科技要产量、培育要产能。潜力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表示,部聚种子作为农业的焦提巨“芯片”,支撑单产提升的高粮潜力还很大。从我国生产实践看,食单品种对于农业生产贡献很大。产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我国粮食产量从2000亿斤逐步攀升到了1.3万亿斤以上,平均亩产从68.6公斤增加到了387公斤,良种功不可没。例如,近十年来,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亩产从331公斤提高到了419公斤,增加了27%。 从国际先进水平看,挖掘品种增产潜力还很大。刘信介绍,据调查统计,我国2021年国家大豆品种试验亩产在149公斤到236公斤之间,玉米品种试验亩产在565公斤到1043公斤之间,接近或者超过美国大田的亩产水平。但从我国大田单产水平看,大豆、玉米品种平均单产只有国家品种试验单产的70%左右,也仅相当于美国大田单产的6到7成,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持续品种选育和技术集成,将现有品种的增产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有利于尽快缩小与大田产量和试验产量之间的差距。 从种业科技进步看,培育优良品种步伐正在加快。刘信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育种创新攻关力度,品种选育数量大幅增加,品种类型不断丰富,一批高产稳产、优质绿色新品种加快推出。比如,水稻优质品种占比在逐年增加。2022年,国审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优良品种占比首次超过6成,兼具绿色、优质、高产的“三好”品种就有22个。 “目前,我国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45%,距离欧美发达国家60%以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生物技术等育种新技术广泛应用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未来的品种培育潜力仍然巨大,可为农业用种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刘信说。(汪子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澳优乳业与京东超市达成战略合作
- 黑龙江省五常市:护航优质粮食从种子开始
- 各地抢抓农时 做好春耕备耕生产
- 四川:“冷”服务“热”起来 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 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乳业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 我国大豆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
- 农业农村部:多举措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 黑龙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 贵州省贵阳市做好疫情防控 确保生鲜牛奶稳定生产供应
- 小菌菇的异“菌”突起之路
- 全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 河南多举措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
- 河南严管奶瓶子市场供应 不断推进奶业振兴
- 江西宜春:舞春牛 迎春耕 尝客家美食
- 重庆8.4万家小面门店年产值超400亿元
- 春耕备耕陆续启动 各地铁路保障农资运输
- 中国人均牛奶占有量23年间增长逾300%
- 山西长治:元宵节临近 灯糕制销忙
- 全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 云南姚安:抢抓节令 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