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青稞端上北上广百姓餐桌
正值日喀则市江孜县青稞丰收季,西藏姓餐记者近日在江孜县紫金乡努堆村看到,青稞46岁的端上村民米玛正开着小型收割机一路“突突”过去,一排排青稞在他面前整齐地倒下。北上 米玛脸上的广百汗水沿着笑出的褶子淌下来,有些疑惑地问记者:“内地大城市的西藏姓餐人也喜欢吃青稞吗?” 几千里之外的上海,某茶饮品牌近年推出新品“鲜芋青稞牛奶”市场表现亮眼。青稞受此鼓舞,端上该品牌今年准备在江孜县采购300吨青稞原粮。北上 这是广百西藏、上海两地去年开始实施“消费扶贫”,西藏姓餐助力日喀则市脱贫攻坚带来的青稞新变化:农产品加工供应商从农民手中溢价收购青稞,餐饮企业购得青稞后将其融入新创菜品中,端上互联网点餐平台予以流量支持,北上将公益菜品优先推送给内地城市的广百消费者。就这样,西藏青稞走上了北上广百姓的餐桌。 江孜享有“后藏粮仓”之称,既是西藏青稞主产区,也是西藏青稞良种繁育基地之一。近年来,江孜县青稞单产量、总产量均不断提高,但青稞附加值低的问题一直影响农民增收。“在深加工和销售端,我们还在探索新的模式。”江孜县农牧局副局长索片说。 在上海市相关部门指导下,在沪企业美团点评集团于去年7月发起了“助力高远”美食消费扶贫公益项目,推广来自“高”“远”地区的天然食材,进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脱贫。 “今年8月底推出的第二批扶贫公益套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售出2800多份,销售金额51万余元。”大众点评产品总监、“助力高远”项目负责人黄涛说,相比去年推出的第一批,消费者反馈更好,参与商家的数量、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记者查看大众点评发布的第二批公益套餐名录发现,15个新菜品中使用西藏青稞的有8个。青稞藜麦沙拉、虾汤青稞面、青稞蚬肉葱煎饼……这些与传统青稞食品截然不同的创新菜品引人遐想,而参与商家中不乏一些知名餐饮连锁品牌。 杨建辉所在的餐饮公司首批加入“助力高远”项目。该公司去年三季度推出的“肥牛酸汤青稞面”在广州市场很受欢迎。“在100个左右菜品中排到销量前列。”杨建辉说,公司正在考虑开发青稞包子等新产品。 去年,米玛家有14亩青稞田的产出以高于市场指导价20%的价格售出,为家里额外增收五六千元。“今年收成不错,可以卖更多钱!”米玛说。 上海藏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对口扶贫农产品供应商。其在日喀则市江孜县的青稞采购量连年快速上升,2017年采购量仅300吨,2019年预计突破1500吨。 “公司在江孜建了青稞加工厂,将更多产业链条留在江孜。”公司负责人吴志跃说,“我们正在与县里协商,计划明年建一个500亩的青稞种植基地,以基地务工和利润分红的形式让更多农民受益。” 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第九批上海援藏干部张毅告诉记者,在这种扶贫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平台活跃度增加,餐饮企业菜品库更丰富且品牌形象更友好,内地城市百姓餐桌更健康多元,青稞种植地农民收入增加,是一举四得的新做法。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和完善消费扶贫模式,使江孜在脱贫摘帽后能实现稳定脱贫。”张毅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首次以奶槽车散装进口俄巴氏杀菌乳
-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一酸奶脂肪含量过低 品质不达标
- 满洲里关区春季进口乳制品131吨 货值87万美元
- “羊”眉吐气羊奶成市场宠儿 发展跑出“加速度”
- 三元食品半年度净利1.84亿 同比增长47.32%
- 肇庆海关多举措保障供港生乳“鲜快好”
-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魏增军率队赴榆林市调研乳制品产业链建设情况
- 奶粉宣传乱象丛生 亟待行业加速整顿
- 澳优乳业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63.8% 进军益生菌全产业链
- 2021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出炉 妙可蓝多拿下“增速最快企业”称号
- 甘肃省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将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与农民增收
-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疫情期间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 内蒙古召开奶制品商品条码应用培训会
- 无锡市开展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 郴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特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 河北省食品工业企业将继续深入实施“三品”战略
- 恒天然本土化战略缺位
- 锡林郭勒牧民那日苏开办奶食店 开启传统奶食品制作销售之路
- 高脂乳制品饮食习惯可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 第十九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即将在南昌召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