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鲜食大豆品种“新秀”迭出 “浙鲜9号”引关注
出梅后的新秀浙江,骄阳似火,浙江浙鲜可在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的鲜食海通时代农场里,烈日下却依旧人头攒动。大豆迭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品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号引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关注领导专家们,以及全省各地市农技推广部门、新秀种业企业、浙江浙鲜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们,鲜食从四面八方赶来,大豆迭出大家都奔着同一个目标:优质鲜食大豆品种“浙鲜9号”。品种 其实论资历,号引“浙鲜9号”还算“新秀”一枚,关注2015年才通过浙江省审定,新秀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台湾75”航天诱变选育而成,先后在四川、重庆、江苏、安徽等省(直辖市)引种登记。短短五年间,在大本营浙江,“浙鲜9号”的推广面积就超过了15万亩,位列全省大豆面积第二位。 为何初出茅庐,便能一炮走红?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大豆研究室副主任傅旭军揭秘三大特点:首先,产量高、丰产性好,审定以来,多次打破鲜食大豆的“浙江农业之最”,最新纪录就是去年创造的百亩方鲜荚亩产1069.6公斤和攻关田鲜荚亩产1089.0公斤;其次,品质优、商品性佳、口感好,荚宽粒大、百荚鲜重300克以上,由于新鲜籽粒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高,口感香甜柔糯,适宜速冻加工出口;还有,结荚集中、适宜机收,这在人工成本日益抬升的今天,可谓十分重要。 在这场“鲜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上,除了展示产品之外,还展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比如,播种用的机器,与毛豆采收机幅宽相符;打药采取无人机植保作业,不仅撒得均匀,还能使农药发挥更大效能,超大作业量可达每天400-800亩;成熟后用的毛豆采收机,田间留秆采摘、采收、扬净、渣叶还田一次完成,作业效率每小时4-5亩,是人工采收的100-120倍。 如果说“机器换人”,节省了人工支出,提高的是生产效率,那么通过鲜食大豆与幼林果园或其他作物进行带状复合种植,则有效提升了附加值,在其他作物不减产前提下,每亩增收鲜食大豆300公斤到400公斤,亩增效800元到1000元。 傅旭军表示,这几年,鲜食大豆的育种方向就是优质、省力、省工、精炼加工,尽管“浙鲜9号”已非常出众,但这几年,各个“后辈们”紧随其后,同样十分惹眼。像“浙鲜12”的主要特性在于早熟耐寒,“浙鲜19”主打耐高温,“浙鲜86”则为耐迟播秋大豆,都是近几年刚刚审定,实力也不容小觑。(朱海洋)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燕塘乳业产品获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 食材配送系统有哪些功能?
- 蔬菜进销存如何助力企业管理门店?
- 中央厨房管理系统哪家好?百货信息平台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 根据蛋白质含量选豆奶可有效补充蛋白质
- 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组委会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 蔬菜进销存系统怎么选?
- 百货信息平台配送系统为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 蒙牛乳业成立营养研究院
- 山东省加快推进粮油品牌建设与优质粮食工程有机结合
- 山东省筹措159.37亿元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 小型生鲜企业生鲜进销存软件使用存在的问题
- 光明乳业联合冠生园推大白兔奶糖风味牛奶
- 蔬菜进销存系统的优化之路
- 稻渔综合种养与粮食安全并无冲突
- 四川省宜宾市召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贯培训会
- 内蒙古支持牧区开办民族特色乳制品工厂化生产试点
- 蔬菜分拣称重系统重要吗?它的使用有哪些重要意义?
- 广州番禺应对汛期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 广西贺州上半年进境粮食品种数量均创新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