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发布第一批“铁拳”行动食品安全领域典型案例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铁拳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河南党中央、布第国务院历来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批行品安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动食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以来,全领聚焦食品安全领域,域典引导食品行业落实主体责任,型案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铁拳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河南保护消费者的布第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批行品安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动食较好发挥震慑作用,全领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域典安全。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第一批“铁拳”行动食品安全领域典型案例。 案例1:郑州市新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郑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2022年1月27日,郑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蔬菜卷、贝壳酥”食品,经异地抽样检验显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GB17401-2014)要求。经现场检查调取该公司生产及销售记录显示,该公司生产的两批次食品已通过郑州市某饼业批发商行销售到省内各地市,涉案食品货值金额0.585万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2022年4月26日,郑州市新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郑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0.585万元、罚款7万元的行政处罚。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市场监管部门将严格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与执法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案例2: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新乡市东新面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挂面案 2021年11月11日,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结果通知书》,显示位于辉县市清晖路北段路西的新乡市东新面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全麦荞麦挂面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当事人生产经营添加防腐剂挂面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2022年1月7日,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新乡市东新面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挂面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4059元及召回违法生产经营的不合格挂面18件,罚款5.1万元的行政处罚。 食品添加剂可用于改变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但食品添加剂并非无毒无害,有的商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迎合大众口味,不惜在食品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场监管部门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守食品安全红线。 案例3: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李某锋涉嫌生产、销售商标侵权白酒案 2022年5月5日,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龙安区李某锋住处依法实施现场检查。经查,该处为李某锋生产涉嫌商标侵权白酒的场所,其在网上购买五粮液、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洋河大曲青瓷等白酒包装材料,将二锅头、绵竹等白酒灌装到回收的上述品牌旧酒瓶中销售。现场发现已灌装好的五粮液、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和洋河大曲青瓷等白酒30余箱,及剑南春、五粮液、水井坊等白酒包装材料1600余套(个)。初步核查李某锋生产销售涉嫌商标侵权白酒货值金额55万余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应当对当事人实施刑事追诉。2022年5月9日,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将李某锋涉嫌生产、销售商标侵权白酒案移送公安机关。 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不仅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市场监管部门将全力以赴守护市场规则,维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和一流营商环境。 案例4: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源汇分局查处漯河市桂花香食品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2021年12月17日,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源汇分局接到源汇区委网络舆情督办后,依法对漯河市桂花香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经查明,当事人2021年10月份以来,生产桂花香牌猪肉香葱水饺共计335箱,每箱销售价格53元。该产品名称为猪肉香葱水饺,配料显示该产品含有小麦粉、饮用水、猪肉、圆白菜、大豆组织蛋白、香葱、洋葱、姜、植物油、食用盐、酱油、白砂糖、味精、香辛料等,其执行标准为SB/T10412。而当事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添加的配料主要是:小麦粉、饮用水、肥膘、鸡脖皮、鸡大胸等,与产品外包装标注的主要配料不符,欺骗、误导消费者。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十四条,2022年1月13日,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源汇分局对漯河市桂花香食品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行为作出处以2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经营者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违法将猪肥膘、鸡脖皮、鸡大胸添加到食品配料中冒充猪肉,降低成本,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将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案例5:信阳市平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同心超市经营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案 2021年12月23日,平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洛阳黎明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检验报告》,显示平桥区长台关同心超市经营的粉条经抽样检验,铝的残留量不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批准β一半乳糖苷酶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等的公告》(2015年第1号)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经查,当事人购进粉条50斤,销售了40斤,货值金额240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2022年3月21日,信阳市平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平桥区长台关同心超市经营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89元和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的风险。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长期大剂量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造成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粉条为什么会含铝?这是因为在粉条制作工艺中加入铝,这样粉条会变得筋道,所以很多制作粉条的小作坊喜欢添加这个东西。现在有一种膨松剂可以代替铝,但是这种无铝膨松剂的成本要比普通含铝膨松剂高出3~4倍,许多商家出于成本和利益考虑,导致“铝”禁不止。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史雅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盛农牧加快建设1.2亿羽肉鸡产业链
- 酱香酒多元化发展融入理性思考
- 贵州省首届“生态酿酒企业”评选结果发布
- 仁怀市28万亩酒用高粱进入收购高峰期
- 上海进博会助力新西兰奶企深耕中国市场
- 贵州首届生态酿酒企业授牌仪式举行
- 总投资5.9亿元的青啤智慧产业示范园落地山东省平度开发区
- 山东省19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酒类等7大类食品
- 西安一市民购买酸奶却见到霉斑
- 贵州省首届“生态酿酒企业”评选结果发布
- 贵州首届生态酿酒企业授牌仪式举行
- 2021中国白酒挑战赛CBC在京落下帷幕
- 陕西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检验人员培训
- 泸州发布《关于规范全市白酒生产秩序的通告》 促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获两起假冒高端白酒案
- 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将在银川举办
- 欧亚经济委员会拟修订复原乳概念
- 新疆昌吉市发展葡萄酒产业 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葡萄酒庄8家
- 酒融荟创始人赖尔明助力中国美酒走向全球
- 铜仁市瓦田村 第一桶白兰地顺利出酒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