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造高品质稻米产业链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安徽安徽省水稻产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工作推进会暨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考察会上获悉,我省正组织科研人员,打造以提高稻米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高品开展水稻全产业链的质稻技术攻关和服务,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米产高品质稻米产业链。 为提升我省水稻产业的业链竞争力,从今年4月开始,安徽我省将庐江和南陵作为示范县,打造在每个县落实家庭农场、高品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稻米加工企业,质稻建立试验示范区,米产开展新品种筛选试验、业链展示、安徽优质化栽培技术试验、打造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高品技术培训等工作。 “打造高品质稻米产业链的第一步是筛选高产、抗病性好、食味优质的水稻新品种;第二步是开展优质中籼、中粳稻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省农科院副院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泽福研究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已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米质指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的优质中(晚)粳稻新品种15个、优质中籼稻新品种22个,分别在庐江和南陵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进行示范种植。 在庐江县郭河镇王士照粮食种植家庭农场,1000多亩水稻谷穗饱满。测产结果显示,百亩绿色超高产攻关示范方,理论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优质食味品种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平均理论亩产达700公斤以上,较周边非项目区同品种亩增产100多公斤。“专家从选种、栽培技术、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我们全程指导,原来一季稻要打近10次药,有虫没虫都打,现在有需要才打,而且喷的是生态环保的农药。施肥也是一样缺什么施什么,不再搞地毯式轰炸。”王士照告诉记者,新技术不仅节肥节药省人工,而且稻米质量也提升明显,合计每亩节本增效达380元左右。 不仅生产出优质水稻,还要实行专收专储,完善储藏、加工技术,遴选优质企业对水稻进行分品种加工、包装和销售,创建优质米品牌。省农科院加工所副所长刘超介绍,今年他们与市场知名度高的稻米加工龙头合作,采取“米业公司+基地+家庭农场”的订单生产和收购模式,完善高品质稻米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汪永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国乳制品市场首次向巴西开放
- 云南绿春县全力抓好春耕备耕 农资充足助增产
- 河南省息县科技示范园稻米优良食味品鉴会在路口乡弯柳树村举行
- 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增面积 促大豆增产
- 新余抽检乳制品2批次样品全部合格
- 百货信息平台官网有哪些内容
- 绿色春耕 力促粮食稳产提质
- 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奏响“四部曲” 确保粮食生产实现“开门红”
- 内蒙古将建一批现代奶畜种源基地
- 黑龙江:土地托管 成本保险 农户“种豆”增信心
- 大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希杰召开涉粮专项巡视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
- 中央厨房管理系统能解决哪些问题
- 发挥资源优势创建万头奶牛基地
- 中央厨房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真的好吗
- 深圳福田CBD玉米地丰收 首批送抗疫一线
- 农产品配送平台哪个好用
- 三元奶粉实现好口碑九连冠并荣获“金口碑”殊荣
- 稳粮保供 我国春耕备耕全面展开
- 怎么选择专业的中央厨房管理系统
- 食材配送软件怎么使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