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进口若超10%将对全球构成冲击
3月23日,粮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进口将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经济峰会“农业对外开放与粮食安全”论坛上,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若超中国粮食的全球进口应担负国际责任,守住底线,构成一旦超过10%将对全球市场构成巨大冲击。冲击 在谈到主粮时,粮食他还表示,进口将对1%作为调剂可以,若超达到5%的全球话就对世界冲击太大了! 当前我国粮食进口情况 据来自我国海关的构成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谷物及谷物粉2046万吨,冲击2018年累计进口大豆8803万吨,粮食再加上其他杂粮作物,进口将对整个2018年我国粮食总进口量达到11555万吨。若超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国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产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 若按照我国的粮食统计分类对比,进口比重已经达到17.6%。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市场,大豆作为油料作物,并未归入粮食类别。而我国在2018年进口的所有作物中,大豆占比达到76%,若扣除大豆,则当年粮食进口占比4.2%。 小麦、玉米、稻米等主粮品种进口比例低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麦、玉米、稻米等主粮市场,每年的产量约在61000万吨左右。 而在进口市场,目前我国为保障国内主粮安全供应,采取的是配额管理制度,每年三大主粮作物的进口配额分布为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总量约为2215万吨,约占当年产量的3.6%. 而从年度的实际进口量来看,进口比例更低。 据悉,2018年我国累计进口玉米352万吨、小麦310万吨、稻米308万吨,总计970万吨,占当年产量比重为1.6%。 大豆等小品种作物成为进口大户 尽管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粮食进口,包括小麦、玉米、稻米等,都位居世界前列,但考虑到人口基数,以及进口和国产的比例关系,我们发现,在主粮安全方面,都能保持在98%以上的自给率,远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 目前我们主要在粮食供应方面存在问题的是大豆等饲料粮,以及小品种粮食供应的丰富性问题。 大豆自不必多言,每年9000万吨的进口量,对外依赖度极高;大麦目前对外依赖度也达到60%以上,高粱也接近60%。 逐渐缩小的世界小杂粮王国 由于我国消费的特殊性,加上物种的多样性,我国有杂粮种类繁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从荞麦、糜子、黍稷,到绿豆、小豆、燕麦、豇豆和小扁豆,还有青稞、高粱、豌豆、蚕豆等,而且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 但我们也知道,这都是国内消费为主,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在全国粮食消费每年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小杂粮的产量却在逐渐萎缩。 据悉,我国杂粮产量已由历史最高水平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降低到现在的不足8%。一方面是由于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产量增长迅猛,另一方面则是杂粮种植一直是小产业,投入低、发展慢。 粮食安全下的消费多元化思路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小麦还是稻米,随着科技的推动及种植面积的增加,产量均达到历史峰值,后期在国人消费多样化的前提下,消费量会逐年下降。 而且,近年我们也不断看到,不少库存多年的粮食还在向市场出售,一方面不利于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冲击市场新粮的价格。 与此同时,这些年我们也看到国人对杂粮作物消费的快速增长,每年进口的荞麦、燕麦也出现了增长的势头。 而杂粮作物产量的增加,一方面有益于满足食物的多元化,丰富饮食健康结构,同时,也是主粮去库存、多元化调剂粮食供应结构的有效手段。
附:近年我国粮食进出口统计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规模牛场已成生鲜乳生产主体力量
- 湖北宜城:北斗农机跑出春耕“加速度”
- 广东河源:春耕正当时 处处显生机
- 四川:“冷”服务“热”起来 让土特产卖得更远
- 内蒙古民族特色乳制品发展潜力大
- 江西南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家乡味萨其马传遍各地
- 河南多举措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
- 中国农科院专题研讨奶业振兴科技攻关
- 农业农村部:多举措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 呼和浩特市:加强粮油收储能力建设 做好首府粮食安全保障
- 安徽:科技助力春管 为吨粮田创建打基础
- 宁夏力争2025年实现生鲜乳总产量550万吨
- 抢收粮 迎丰收——天山脚下夏收一线见闻
- 四川眉山:77.6万亩玉米开始播种
- 陕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 支持全国战“疫” 蒙牛向北京120家医院捐助爱心牛奶
- 山西:春来好时节 春耕春灌忙
- 全国秋粮收购超1.8亿吨
- 呼和浩特市:加强粮油收储能力建设 做好首府粮食安全保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