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区开展田长制试点 保障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稳定
近日,福州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洋下村党委书记张宝通有了另一个身份:全村2000多亩耕地的长乐长制田长。 2022年4月中旬,区开长乐区在古槐镇和罗联乡开展田长制试点,展田并出台《长乐区关于建立田长制的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区、保障本农镇、耕地村和组多级田长的和永责任分工体系,推行“块块有田长、久基月月有巡查、田数件件能报告、量稳事事有落实”工作模式,福州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稳定、长乐长制质量不降。区开 农户事事有落实 洋下村有种粮大户20多户,展田耕种了2428亩稻田,是长乐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多的村庄。 5月11日上午,记者在种粮大户张春钦的稻田边看到,田长制蓝色公示牌格外醒目,公示牌上,镇、村田长到村民组田长,名字一一对应,清楚明了。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生产。”张宝通告诉记者,根据田长制,洋下村全村设立7个网格,下设64个小组,织密耕地保护网。 4月是水稻插秧的季节,作为田长的张宝通每天除了巡田,还要及时收集处理村民反映的问题,为农户做好服务。 今年的雨水多,张春钦的稻田田埂路遭雨水冲毁,影响播种插秧,他第一时间向张宝通反映。张宝通立刻联系施工方,挖土机很快到来并开展作业,理出道道田埂。不久前,因农耕桥年久失修,农户的农机车无法运送生产物资进入田里,张宝通得知消息后,请来施工队,重新铺上钢筋水泥,农耕桥恢复通行。 “这样的服务犹如及时雨,解决了我们农户的大难题。”张春钦说。 有了田长制“保驾护航”,全村的稻田“五一”期间全部顺利完成插秧。 “不让一寸土地抛荒” 在古槐镇昆石村则是另一番景象:挖土机在一片长满杂草的土地上挖土、松土,一道道田埂轮廓渐渐清晰。 “这是一片抛荒地,我们正在加快复耕。”昆石村党支部书记、村田长林斌告诉记者。 自田长制试行以来,长乐区以不让一寸土地抛荒为目标,在昆石村摸排出抛荒耕地33亩。 这块抛荒耕地如今有了“新主人”——罗联乡种粮大户李敬钦。 “长久没耕种,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当务之急是清理出田埂。”李敬钦说,他父亲有20多年的水稻种植经验,他跟随父亲学了8年多,在全区已种植了1000多亩水稻。他凭经验一眼相中这块土地,是因为这里土壤较肥沃,很适合水稻种植,就承包了下来。 为让抛荒地尽早复耕,这些天,李敬钦雇来挖土机,开荒、挖田埂、松土,开始新一轮繁忙耕作。听说李敬钦每天清整抛荒地要花费六七百元,身为田长的林斌积极对接镇里,帮李敬钦申请农耕补贴。 “李敬钦的申请材料一报上来,我们就报给了镇里。镇里正和农业农村局对接,预计六七月补贴就能申请下来。”林斌说。 “推行田长制,是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推进撂荒地利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有效手段。”长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田长制将逐渐向全区所有乡镇(街道)铺开,以实现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方位、无缝隙的管理。(余少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继续下跌
- 惊蛰已至河南各地积极推进春耕春管工作
- 粽子和速冻饺子国际标准通过审查
- 湖南省出台10条措施支持双季稻生产
- 灵武携手企业打造西北地区高端乳制品加工厂
- 京西稻迎来大规模丰收季
- 安徽省肥东县秋粮呈丰收态势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冬前麦田化学除草现场会
- 从安全到优质:国产奶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 河南南阳唐河县疫情防控粮食生产齐推进
- 江苏省海安市开展“义工助农促丰收”活动
- 只吃粗粮更健康吗?看看你吃对了没
- 完达山乳业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到奶粉营销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 灵台县建成甘肃全省首个有机小麦生产基地
- 特色农业青海海东挑“大梁”
- 云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1870.03万吨 生产再获丰收
- 国内首个乳品工艺定额标准发布
- 河北省农科院研发节水小麦新品种
- 云南省培育出13个云粳新品种
- 宁夏粮食产量70年增长10.7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