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生产学问多 合格《油条》出标准
油条,油条又叫果子、生产油炸鬼、学问油炸果,多合是格油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油条口感松脆、条出有韧劲,标准搭配豆浆、油条咸菜,生产深受人们的学问喜爱。 但是多合在油条的生产制作中,受到原料和生产工艺的格油影响,存在高温煎炸、条出使用化学膨松剂、标准含油率过高等安全问题,油条迫切需要统一的标准对市场进行规范。 为了促进油条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2019年7月8日中国粮油学会发布公告称,批准了19项团体标准立项,《油条》位列其中。 《油条》团体标准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承担单位。根据公告的要求,各主编单位将按照要求组织开展标准编制工作,编制期为半年到一年。 合格油条的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曾对油条的标准进行探讨,指出健康油条的标准至少要从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考虑。 1.生产原料的质量 油条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膨松剂和水,以及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煎炸油。 要想达到合格油条的标准,首先应该从源头的生产原料进行控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粉、水、膨松剂,控制煎炸油的质量。 2.控制油脂含量 由于是经过油炸制得的食品,与其他蒸煮或焙烤的面食品相比,油条中的含油量较高,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食用者的油脂摄取量,应对产品的油脂含量进行规范。 3.规定有害物质的限制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铝、铅、铬等重金属指标等) 目前不同餐饮店、不同企业生产的油条品质良莠不齐,这集中体现在油条铝超标问题上。 油条的蓬松是依靠化学膨松剂的作用,目前使用的膨松剂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明矾和碱为主要原料的有铝膨松剂,另一种是以碳酸氢盐和有机酸为主要原料的无铝油条膨松剂。商家使用有铝膨松剂,是油条铝超标的直接原因。 铝是一种低毒的金属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是铝摄入过多会使脑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甚至痴呆,是老年性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此外,铝还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非缺铁性贫血症等。 对于身体抵抗能力较弱的孕妇、儿童,铝的过量摄入危害更大,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等。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要求加以控制,规定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允许摄入的铝不超过1mg。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油条等小麦粉制品中铝残留量小于100mg/kg。然而,对市场上的油条进行抽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的油条产品大都高于这一数值,铝含量超标。 希望此次油条团体标准的立项,能针对油条自身的特性、消费者对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油条产品的特征理化指标以及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质量安全指标进行规范。 这将会给油条制定统一的要求,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新产品的研发以及传统油条的工业化生产,从而对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油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冠生博士、张曼博士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第十一届中国奶业大会举办时间和地点变了
- “郑麦1860”苏北产区表现突出 助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 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支持夏粮收购
- 破解生鲜配送报价困局!智能采购 App 如何重塑企业利润生命线
- 河南省引进新西兰奶山羊顺利完成隔离检疫
-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助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食材配送供应链行业发展
- 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 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1.38万亿斤
- 完达山乳业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重点到香坊区市场走访调研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全省麦收基本结束
- 生鲜配送系统开发流程是怎样的
- 河南:新粮入库“智慧仓” 安全保管有保障
- 福建进口乳品21.3万吨 同比增长17%
- 生鲜SAAS系统能为生鲜老板做什么
- 三北防护林工程有效防护农田超3000万公顷
- 揭秘生鲜食材配送行业脱颖而出的秘诀
- 澳优乳业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63.8% 进军益生菌全产业链
-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多维创新打造学校大宗食材采购新范式
- 江苏常州:“裹”馄饨 吃“五黄” 打水漂齐上阵
- 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