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水稻”预计10月份端上市民餐桌
“开割!海水稻”9月3日11时许,广东随着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预计月份江门台山海宴镇“海水稻”项目负责人陈日胜一声令下,端上两台大型收割机缓缓驶进3000多亩的市民“海水稻”稻田,沉甸甸的餐桌稻穗“变身”成热乎乎的谷粒。 经专家测产,海水稻该稻田总产量超1600吨,广东成品大米预计10月份上市销售。预计月份广东本土种植的端上“海水稻”将首次端上大众餐桌。 “海水稻”学名“耐盐碱水稻”,市民江门台山海宴镇南丰村是餐桌广东首个在盐碱地上完成垦造水田项目并种植“海水稻”的村庄。2019年,海水稻海宴镇通过打造农业产业园,广东吸引“海水稻发现者”陈日胜团队来此建立科研育种基地,预计月份当年晚造试种750亩“海水稻”获得丰收,最高亩产超450公斤。 南丰村村民龙先清说,村里有几千亩滩涂地,以前种出来的香蕉和甘蔗,还没大拇指粗,“没想到滩涂地也能长出粮食,了不起!” 今年早造,陈日胜团队不仅扩大了“海水稻”的种植面积,还在稻田里养殖鱼虾蟹,提升经济效益。 广东是海洋大省,有近300万亩滩涂盐碱地,种植“海水稻”的空间和潜力很大,相关的科研工作在不断铺开。今年6月,由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牵头的江门台山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成立,承担国家级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课题,育种试验已全面铺开。位于湛江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引进了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海水稻种植示范基地、研究中心已经建成。 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丰介绍,江门、湛江的实践具有示范性,这些地方培育出的“海水稻”种子,可在全省及整个南方区域推广种植,为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任龙 潘晓晨 沈文金)
当前,中国正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研究推广“海水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测算,我国约有15亿亩荒芜盐碱地,利用好1亿亩种植“海水稻”,即便亩产只有300公斤,也能产出300亿公斤粮食,解决8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一行调研伊利集团
- 湖南省涟源市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万亩
- 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一喷三防”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
- 百货信息平台:生鲜配送分拣中存在的难题?
- 光明乳业“领鲜”有道 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
-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大山乡早熟马铃薯迎来上市季节
- 河北省2020年拟建286万亩高标准农田
- 半成品生鲜配送系统的痛点
- 卫健委屡次提及的“微生态调节剂”是什么?
- 河南周口沈丘县组建“农田保姆”小分队夺取粮食丰产
- 石家庄召开小麦病虫防控视频调度会
-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农业部门积极应对迁飞害虫危害
- 光明乳业联合冠生园推大白兔奶糖风味牛奶
- 青岛平度无人机喷洒治理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 辽宁省优化肥料使用结构发展绿色农业
- 河北省力争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73.9亿公斤
- 疫情不解捐赠不停 蒙牛持续保障武汉方舱医院乳品供应
- 如何更快地进行生鲜分拣?
- 山西大同1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进入春播阶段
- 安徽省阜阳市750万亩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